刘悦:坚守20年,从“小白”到“销冠” | 一线职工风采①

编者按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、劳动者、劳动精神、劳动者素质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在全区进一步营造崇尚劳动良好风尚,让一线劳动者感到光荣,得到尊重,景区总工会、党群工作部联合景区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 “一线职工风采”采风活动,多角度展现景区各行业、各单位一线职工敬业精神和创新实践,凝聚起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、共创新伟业的磅礴力量。
2月18日,枝头的梅蕾正酝酿一场缤纷的花事,瘦西湖的早春美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。
上午八点不到,刘悦来到瘦西湖北门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她是瘦西湖文化讲解员,今年是她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第20个年头,从“小白”起步,她已经成长为部门里的“销冠”。
01
磨砺成就专业
2006年,刘悦通过公开招聘走上瘦西湖文化讲解员的岗位。
此前在学校里,她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。面对专业壁垒,刘悦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力——白天反复打磨导游词,夜晚沉浸于史籍典册,将《扬州画舫录》的雅韵与当代旅游美学融会贯通。
当同龄人在享受闲暇时,她却在小金山下揣摩讲解节奏,在五亭桥畔推敲表达方式,很快,她完成了从“知识搬运工”到“文化摆渡人”的蜕变。
文化讲解员的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也很高,每天要在风景区里不停走动。尤其是旅游旺季,算上夜游,每天早晨七点多上班,一直要工作到夜里十点多。辛苦和付出,数据知道:日均2.5万步的行走轨迹,单日9场讲解的极限挑战,最高43000多步的记录,构成了她独特的职业年轮。
02
服务体现温度
瘦西湖是扬州一扇美丽的窗口,文化讲解员则是瘦西湖的一扇窗口,透过这扇窗口,游客不仅能了解到扬州的历史人文,更能直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。
有一次,来自山东的祖孙三代请刘悦讲解。她们中婆婆坐着轮椅,小孙女的腿脚也不便。过桥的时候,妈妈要照顾女儿,就让老人先坐在轮椅上等待。刘悦见状,主动背起老人过桥。
瘦西湖内水多桥多,刘悦就这样背了一路,让游客十分感动。讲解结束时,游客主动提出要给小费,刘悦婉言谢绝了。
刘悦说,这样的事情对讲解员来说很寻常,“讲解不仅是知识传递,更是情感连接。”在讲解的过程中,帮忙搀扶老人、小孩,帮忙拎东西,帮忙给游客拍照,细微处的暖意,但却能让游客真切感受到服务的温度。
专业的讲解,温馨的服务,让刘悦为部门里的“销冠”,很多游客加了她的微信,自己或亲友再来游玩时,会主动联系刘悦请她讲解。刘悦总是不会让游客失望,哪怕是休息日,她也会放下休息,为游客讲解好。
“游客主动联系,是对你的肯定和信任,不能辜负这份信任。”
03
坚守绽放光彩
从进入瘦西湖开始,刘悦在讲解员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0年,期间也有过几次转岗的机会,她都选择了留在讲解员岗位。
“每当看到游客眼里的星光,听见他们向亲友推荐扬州时的自豪,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。”刘悦说。
一方面,部门的人际和谐,大家密切交流,互相促进,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,工作环境让她一直保持动力。
另一方面,这个岗位让她收获了职业满足感。通过自己的讲解服务,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扬州,游客游玩得满意,回去之后还会向亲友宣传扬州,“能够用我的工作为扬州做一些宣传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从二十四桥的明月到熙春台的晨曦,从2006年到2025年,刘悦见证了瘦西湖风景区这些年来变得越来越美,她也完成了从“小白”到“销冠”的成长。
谈及未来,刘悦说,她还将不断努力,不断提升,让讲解更专业,服务更温馨,在文化讲解员的岗位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。
供稿 | 景区总工会 党群工作部 景区融媒体中心
文字 | 高笑天
编辑 | 徐艺玮